不時不地不食 - 24節氣の大暑(二):冬瓜薏仁老鴨湯

0

進入大暑前後,很多人都容易出現“苦夏”的症狀,包括了胃口下降、身體乏力、體重減輕(不要開心以為自己是瘦了,其實出現了水腫)等等。主要是由於暑熱和體虛造成,所以即使是夏季亦不能忽視對身體的滋補,以免因夏季脾胃不和、流汗過多導致體質虛弱。在夏季進補時要以清淡為主,肉類中鴨子是最好的選擇,民間亦有“大暑老鴨勝補藥”的說法,因為鴨肉有清熱補血、養胃生津等功效,能補虛損、消暑、滋陰,給身體補充排汗消耗了的營養,所以今次我們就來做一個冬瓜薏仁老鴨湯。

食材:
老鴨   半隻(現在買不到新鮮的了,但冰鮮的亦可以)
冬瓜   200克
生熟薏仁 50克
枸杞子  20枚
蔥絲   少許
薑片   三片
鹽    適量

鴨肉味甘、鹹,性平,入脾、胃、肺、腎經,功能滋陰養胃、利水消腫、健脾補虛,現在能買到的老鴨都是雪藏的,其性相對會偏涼;冬瓜味甘、淡,性涼,入肺、大腸、膀胱經,功能清熱利水、消腫解毒、生津除煩;薏苡仁味甘、淡,性涼,入脾、肺、腎經,生薏仁較強於利水滲濕,熟薏仁則較強於健脾止瀉;枸杞子味甘性平,入肝、腎經,功能補肝腎、明目。

本品鴨肉、冬瓜、薏仁搭配不但能滋陰養血、清熱利水、健脾利濕,尤其對因夏日陽光猛烈使皮膚出現的粉剌及色斑,有著治療及美白的效果。加入杞子與薑片可使本品寒熱並調,防止對腸胃產生不利影響。由於鴨有一半的脂肪都藏在皮下,所以建議煮這個湯時可以盡量把鴨皮去掉。

做法:
老鴨收拾乾淨,去頭、去尾、去皮,剁成大塊,先要汆水,再用清水洗淨;冬瓜洗淨去皮,切大塊;生薏仁預先洗淨,冷水浸泡約兩小時;熟薏仁及枸杞子洗淨待用;鍋中放少量油,燒至五成熱時,放入蔥絲和薑片,倒入鴨快炒至變色;放適量開水和生薏仁入鍋內,煮滾後轉小火燉一小時;放入冬瓜塊、熟薏仁和少許鹽,繼續燉20分鐘,再加入枸杞子略煮一分鐘加鹽調味即可。

烹煮小貼士:草鴨及水鴨都比較適合用來煲湯,因為相對較瘦。坊間吃老鴨時都是煮得綿綿爛爛的,吃起來不費力又入味,其實要在短時間內煮出這樣的口感,只要在鍋內加入一些木瓜皮同煮,其中的酶可加速鴨肉變熟爛。由於老鴨比較滋陰,但冰鮮鴨隻隻也差不多樣,想找隻比較老的鴨,其實跟人也是一樣,越咀硬的越老!;D

宜忌:
腸風下血者不可食鴨,外感未清、陽虛脾弱者忌之;久病滑泄者、體質虛寒者忌食冬瓜;孕婦、大便燥結、小便過多者,只用熟薏仁。

下一篇預告:不經不覺大暑將過去,下星期已是踏入了立秋的節氣,當然就是說說立秋的養生食療建議啦。

About author

逸食

年少出道做報紙雜誌電視展覽會當文化人,中年半途出家跑進了金融科技世界打滾了十多年;由細到大為了在食飯時間有口飯食充當一家之煮,原打算學些前輩去讀讀法國藍帶Le Cordon Bleu,神推鬼㧬地讀了中醫營養學並獲得國家中醫藥膳製作師資格,然後繼續去發掘那比想象中更大的世界。

No comment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

You may also lik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