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時不地不食 - 24節氣の白露(一):紫薯銀耳小米粥

0

中秋節快樂!在天氣乾燥的秋季,尤其是在白露之後,蕃薯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潤燥甘甜食物之一,所以這次就介紹一個 — 紫薯銀耳小米粥。

在坊間容易買到的蕃薯,主要有黃蕃薯、紅蕃薯和紫蕃薯,各自有其特別的優點;黃蕃薯熱量較高,更能飽肚及能增加免疫力;紅蕃薯由於胡蘿蔔素較高,能護眼及預防心血管疾病,相對來說熱量是最低的; 紫蕃薯含較多的膳食纖維、維生素E及花青素,對促進腸道蠕動、 抗氧化、抗衰老及滋潤皮膚都有功效。所以我們這道粥品特別選擇了用紫薯。

材料:
紫蕃薯  75克
銀耳   10克
粳米   15克
小米   10克

蕃薯性平味甘,入脾、腎經,功能益氣健脾、養陰補腎、亦有助減肥瘦身,由於其含有豐富的黏液物質,能保護人體呼吸道、消化道和骨關節的黏膜組織,起著潤滑消炎的作用,更能保持血管壁的彈性,亦有助於減少和消除血液中的膽固醇;銀耳味甘、淡,性平,入肺、胃、腎經,功能滋陰潤肺,其多醣類物質能增強人體免疫力,興奮骨髓造血機能;粳米味甘性平,入脾、胃經,功能補中益氣、健脾和胃、除煩渴;小米味甘、鹹,性涼,入脾、胃、腎經,功能益氣和中、 益腎、除熱、解毒。

做法:
小米先用水浸泡30分鐘,粳米淘洗乾淨,加水浸泡20分鐘;紫蕃薯洗淨,去皮,切小丁;銀耳浸軟洗淨,切碎;鍋置火上,倒入適量清水煮沸,將粳米和小米倒入其中大火煮沸,放入紫薯丁和銀耳碎,轉至小火,熬煮20至25分鐘,米糜爛成粥即可。烹煮小貼士:蕃薯要儘量選擇長條形的,一般會比較甜,用紙包裹置於陰涼通風處,可以保存 兩、三個星期不變,但是最好經常攤開晾一晾。

宜忌:
蕃薯食後易脹氣,胃潰瘍患者、胃酸過多及容易脹氣的人不宜多食,尤其不宜空腹食用。

下一篇預告:秋分節氣至,今期說開了粥,下一期再為大家介紹一個 很適合秋燥時分食用的、甜甜蜜蜜的粥吧。

About author

逸食

年少出道做報紙雜誌電視展覽會當文化人,中年半途出家跑進了金融科技世界打滾了十多年;由細到大為了在食飯時間有口飯食充當一家之煮,原打算學些前輩去讀讀法國藍帶Le Cordon Bleu,神推鬼㧬地讀了中醫營養學並獲得國家中醫藥膳製作師資格,然後繼續去發掘那比想象中更大的世界。

No comments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

You may also like

昆士蘭- Daintree

來到Port Douglas發現原來有Daintree的半日團,當然不想錯過這個全世界最古老的熱帶雨林公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