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露時節,氣溫變化較大,昼暖夜涼,是心腦血管疾病、哮喘、肺炎等疾病的高發期。中醫理論跟西醫理論有點不同,只在秋季養生保健 是比較著重早睡早起,以順應陽氣收斂,肺氣得以舒展。寒露時節天氣乾燥,此時汗液蒸發較快,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、乾咳、少痰的現象,因此適宜吃一些滋陰防燥、止咳嗽的食物。板栗素有“乾果之王”的美譽,既能潤肺益胃,亦能抗衰老,所以今次就介紹 — 板栗百合煲雞腳湯。
材料:
雞腳 6隻(要大的,小的8隻)
板栗 100克(建議用新鮮有殼的來制作)
鮮百合 50克
蜜棗 2枚
生薑 適量
鹽 適量
雞味甘性溫,入脾、胃經,能溫中、益氣、補精、添髓,降逆,雞腳富含膠原蛋白、骨類黏蛋白等,有健筋骨、滋胃液、滑皮膚、助血脈、固腎壯骨之功效;板栗味甘性溫,入脾、胃、腎經,功能養胃健脾、補腎強筋、活血止血、止咳化痰;百合味甘、微苦,性平,入心、肺經,功能潤肺止咳、清心安神,尤其對虛熱、虛嗽、虛腫者宜之;蜜棗味甘性平,入脾、胃經,功能安神養心、潤肺生津、健脾益胃。此湯品可養陰潤肺、固腎壯骨、清心安神,很適合秋季飲用。
做法:
雞腳洗淨,斬成兩段,放滾水中煮五分鐘,取出過冷水;板栗去衣,鮮百合洗淨;鍋內加水燒開,放入雞腳、板栗、蜜棗、生薑煲二小時,再加入百合再煲半小時,最後加鹽調味即可。烹煮小貼士:新鮮購買回來的板栗,殼和皮跟板栗肉比較難分開,其實可以先在通風陰涼處晾兩日,在煮食前以剪刀或者用刀在其殼身破開個十字,有點像我們幫番茄去皮的做法,之後將破好十字的板栗倒入大滾水中浸泡,待水放涼後,就會發現破了十字的地方已自然爆開,這時取出板栗肉就已經很容易了。取出的肉要用清水浸著,否則很快就會鏽食變黑不好看。
宜忌:
板栗對大便乾結、脾虛消化不良、外感未去、血糖偏高者不宜食用。風寒痰嗽、中寒便滑者忌服百合。凡實證、邪毒未清者不宜食雞。
下一篇預告:霜降將至,當然就要說說霜降的養生食療湯水。
No comments